陕西西安:以人民为中心绘制文艺演出繁荣图景
中国文化报驻陕西记者 秦毅 文/图
(资料图片)
兔年春节期间,西安各色“文艺年货”争相“上桌”,舞台上下演员与观众的笑声响成一片,相声剧、儿童剧、秦腔、音乐会琳琅满目。比如,从1月23日至2月13日,百年剧社西安易俗社等在易俗社剧场、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台等地,为市民游客带来多达50场秦腔演出及京剧、豫剧等传统剧目,西安市豫剧团带着《姊妹易嫁》等节目拥抱戏迷;西安话剧院携《长安第二碗》《狄仁杰之月夜金魂》等大剧再度回归,为兔年增添浓浓陕味。
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艺院团、演出机构被赋予了新的责任。近年来,西安市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文艺作品创作、演出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文艺演出繁荣发展。
舞剧《长恨歌》剧照
打造文艺精品 赋能品质生活
“这部剧的表现形式完全出乎意料,剧中几乎每个角色都能找到现实投影,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真实,太棒了。”不久前,在西安广电大剧院看完音乐剧《山河无恙》的观众陈女士意犹未尽,边走边和同伴讨论其中打动人心的剧情。
近年来,西安市不断完善文艺精品生产扶持奖励机制,出台了《西安市文艺创作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艺精品保障政策,先后成立舞台剧、音乐、曲艺、广播剧等创作基地,以文艺精品打造“西安演艺”品牌,推动精品剧目不断涌现。
在不久前发布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公示名单上,话剧《路遥》、广播剧《黑色沃土》名列其中,再次奏响了彰显西安城市软实力的文艺乐章。
此外,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被评为文旅融合典范,成为中国实景演出国家标准。西安演艺集团以演出为中心,推出各类制作精良的精品剧目60余部,均获得社会热烈反响,其中原创话剧《麻醉师》《柳青》相继获文华大奖,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荣获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话剧《长安第二碗》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剧目名录。西安易俗社以“出人、出戏、出精品”为发展宗旨,近年来连续推出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易俗社》等优秀剧目,先后荣获省部级大奖200余项。
此外,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粗犷的人文风情也催生出流行音乐的多元音符,文艺风的时尚化愈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在2022年9月启动的“首届西安石榴原创乐队音乐季”上,西安流行音乐专委会揭牌成立,《西安推动原创音乐发展的八大措施》正式发布,从演出场馆、品牌活动等方面全面助推西安原创音乐高质量发展,为原创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沃土,也为西安加快“音乐之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提质演出场所 “震撼”艺术呈现
2022年8月,位于灞河之滨的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迎来开业首演,知名指挥家余隆携手中国爱乐乐团在这里上演了大型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为现场观众与古都长安带来了独具中华美学特征的传世之作。浪漫的萨克斯吹奏和悠扬婉约的古筝弹奏交错进行,让观众现场感受环绕立体声影音,体会到艺术与科技的碰撞……
“这是目前国内外最完善的现代化剧院之一,设备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均已达到领先水准,能满足大型演出需求。”西安浐灞保利大剧院舞台技术负责人说,“剧院拥有一座可容纳1492人的大剧场和一座可容纳392人的多功能厅,可满足接待各类大型戏剧、舞剧、交响乐等多种形式的演出需求。”
同样,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典雅气派的陕西大剧院、西安音乐厅一直以来都是吸引游客的打卡地。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国际化、专业化、综合性大剧院,陕西大剧院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拥有1902座歌剧厅、526座戏剧厅,于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让西安人首次在家门口拥有了国际化标准大剧院。开业5年来,已有超过56万人次观众在这里欣赏舞台艺术的精彩。
近年来,西安市演出场所蓬勃发展、追赶超越,以西安易俗大剧院、西安人民剧院、西安华夏文旅大剧院等为代表的演出场所,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文化扮靓了城市形象,更用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展现出古都新风范。
演出不间断 连台好戏送群众
寒冬时节,气温骤降,而西安演艺集团·西安市说唱艺术团的排练厅内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只为把“二十大精神进万家”文艺宣传节目不断打磨提升,好在走镇入村的演出中赢得乡亲们的肯定和喜欢。
记者从西安市说唱艺术团了解到,到2022年12月底,该团今年共完成160余场惠民演出。对于说唱团的文艺工作者而言,2022年无疑是忙忙碌碌的一年,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因为他们将更多的欢声笑语送到了群众之中。
“战斗负伤离战场,养伤来在沙家浜……”台下伴奏配合着演员的表演,锣鼓敲起来,快板打起来,在2022年8月举办的“2022雁塔区戏曲进乡村(社区)暨‘庆八一’惠民演出”现场,豪迈的秦腔将精彩的演出送到百姓家门口,经久不息的掌声是群众的肯定和新期待。“咱老陕还是爱看戏,这样的演出越多越好!”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西安市高度重视优质惠民演出,通过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活动,为戏迷送戏送到家门口。同时,多家院团通过直播等创新形式助力艺术普及,让广大市民与舞台面对面,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比如,2022年10月期间,西安三意社在“百年三意社”官方快手账号、官方抖音账号、秦岭视云等平台现场直播了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司马迁》、秦腔传统剧《清风亭》、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安国夫人》等4部大戏,20场精彩的线上演出吸引了数万名观众观看。
“开展惠民演出活动,不仅能够发挥戏曲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中的积极作用,也能让传统艺术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大程度满足群众想看戏、看好戏、常看戏、看新戏的诉求。”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兔年春节期间,西安文艺惠民的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西安演艺集团旗下的易俗社、三意社、周至剧团与秦腔青年团,于春节期间在西安、宝鸡两地共计演出21天,呈现51场秦腔演出,李东桥、窦凤琴、侯红琴、谭建勋、齐爱云、王新仓、惠敏莉等10余位梅花奖得主与众演员一起,把精彩的戏曲演出送给广大父老乡亲。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