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国内 > 详情

桂林人丨风雨守陵人

2023-04-23 23:12:34来源:桂林日报

2022年12月,靖江王府及王陵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于桂林而言,这是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进程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第十代靖江王陵园。


(资料图片)

多年来,孜孜不倦围绕着这片墓葬群的,除了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全国最早的专职保护文物安全的派出所——桂林市公安局尧山派出所,还有那些来自墓葬群周边村子的20多位“守陵人”。数十年如一日,他们吃住在野外的值班室,以24小时不间断值守的方式,默默守护着王陵的安全。

来自挂子山村的老夏,便是诸多王陵“守护者”中的一员。他负责值守的是第10代靖江王的王陵。

老夏在巡逻中。

老夏是土生土长的挂子山村民,从小就跟村里的小伙伴在靖江王陵周围放牛。一定程度上说,今年68岁的他,是靖江王陵保护措施日益规范的见证者之一。

在他的记忆中,上世纪80年代,村里就有了第一批“守陵人”。2008年,老夏从第一代“守陵人”手中接棒,做起了专职“守陵人”。刚开始,他所谓的值班室就是陵墓旁搭建的简陋窝棚。“那时候条件简陋,经常是外面下大雨,棚里就下小雨,有时候晚上回来床上还爬满了白蚁。” 老夏说, “一年到头,就是大年三十回家吃个团圆饭,其他时间吃住都在值班室。”

这个简易窝棚曾是老夏的值班室。

王陵周边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每到夏季,巡视路上总难免遇到毒蛇。“到了夏秋时节,出去巡视就拿要根棍子,先打下草,再往前走。”这样在草丛中的巡逻,老夏一走就是十几年。

即便工作条件差还不乏危险,老夏还是日以继夜、尽心尽力的完成了任务。他说:“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我时不时要到陵墓的各处查看,有时晚上也得跑几趟。”也有人问过他,大晚上在陵园里逛是否会感到害怕。老夏却笑得很坦然:“心里没鬼就没什么怕的!”

老夏与老伴。

2012年,老夏搬进了眼下这间明朗干净、配备齐全的值班室。他的值班室紧挨着王陵,有60多平方米大小,里面只有简单的床铺、桌椅和厨具,最亮眼的便是墙上的一块40多寸的监控屏。即便是这样,老夏也很知足:“通过8个监控摄像头,我在值班室就可以360度无死角地看到第十代靖江王陵墓的情况。”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天眼”,陵墓周围的地下也安置了传感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及时发出报警。

即便有了监控摄像头,老夏晚上仍不敢睡个好觉。

尽管条件好了,老夏却依然没有放松警惕——晚上值班根本不敢睡囫囵觉,睡一会就醒来看看监控,遇到可疑情况就得出去看看才踏实。“干这个,没有责任心是不行的。” 老夏说,在王陵周围只要看到陌生的面孔,他们都会多留个心眼。

老夏和自己守护的文物。

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此后,承袭王位的14位靖江王中有11人葬于此地。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构成了一个方圆百里、气势磅礴的墓群。

烟波浩渺,多少往事在历史的迷雾中消散。靖江王府及王陵作为明朝实施分封政策、建在中国最南方的靖江藩国历史遗存,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正日渐彰显。而拥有像老夏这些“守陵人”的坚定守护,对于这片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代藩王陵墓群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标签:

上一篇:商都路办事处召开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培训会-环球热资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资源

课程

华北东北地区有降雪 冷空气将影响长江中下游以北大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