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一片猜测声中,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统称“欧佩克+”)当地时间6月4日达成协议,决定进一步减产原油。
(资料图片)
根据协议,“欧佩克+”今年已达成的减产协议将延续到年底;明年全年,“欧佩克+”的原油日产量调整为每天4046.3万桶,这意味着该组织每天的减产规模总计接近140万桶。
此外,为配合“欧佩克+”的最新决定,沙特将于7月用一个月的时间再减产原油100万桶/日,并在7月过后考虑是否延长。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石油换安全”已成“老皇历”
“欧佩克+”新的减产举措,是为了遏制国际油价下跌势头。
美国挑起乌克兰危机并拉拢西方盟友加码制裁俄罗斯,曾一度导致国际油价暴涨。也正因如此,美国陷入几十年不遇的高通胀漩涡。而美国为应对通胀连续疯狂加息,则推高了自己乃至全球的经济衰退风险,很快令油价因需求不振而下跌。
不仅如此,美国自家的债务危机也绑架着原油市场“环球同此凉热”。在美国两党达成债务上限协议前夕,对美债可能违约的担心一度让国际油价大跌4%。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报道截图
油价下跌,无疑使沙特等产油国利益受损,而在美国看来,油价越低对自己越有利,一来可以帮助陷入能源危机的西方国家脱困,二来可以维护其对俄制裁的“有效性”。
只是这个算盘从来就没打响过。
去年美国中期选举前,急于拉抬选情的拜登政府曾对沙特等主要产油国进行了几个月的威逼利诱,试图说服它们增产原油,但最终徒劳无功。
△《华尔街日报》:沙特外交部揭露称,美国政府曾要求沙特等主要产油国把减产计划推迟到美国中期选举后,以防选举前油价飙升,伤及民主党选情。但沙特直截了当地拒绝了美方要求。
相反,“欧佩克+”在去年10月和今年4月先后两次减产拉抬油价,令美国气急败坏。不少美国政客甚至威胁要对沙特“还以颜色”。
但现在看来,不仅美国拿不出什么“报复”手段,而且沙特等国家已经认清了自己的真正利益所在,不想也不会在原油定价问题上继续任由美国摆布。
针对美西方国家指责欧佩克“操纵油价”并“站在俄罗斯一边”,有欧佩克内部人士回应指出,正是美国在过去十年里大肆印钞以及近两年不断升级对俄制裁推高了自身和全球通胀,产油国有权采取行动捍卫自身利益。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沙特需要持续的高石油收入来支持其雄心勃勃的发展项目,这些项目旨在使该国的经济走向多元化,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沙特需要每桶80.90美元的油价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支出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由沙特力推的此次“欧佩克+”减产计划刚好出台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即将在6日访问沙特“修复关系”前夕。
据报道,布林肯将是继5月初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之后,一个月内第二名访问沙特的美方高官,也是自沙特与伊朗在中国斡旋下正式复交以来访问沙特的美国最高级别外交官。
美国希望通过此访让“这两个曾经不可分离的盟友”关系在“多年的误解和数月的外交摩擦”之后重回正轨;同时让沙特明白,“美国不会在中东留下空白,让别人来填补”。 但分析认为,几十年来维持美沙关系的基础——“石油换安全”已经失去昔日的作用。
△西班牙《国家报》:布林肯访问沙特期间将与对方讨论两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上的战略合作”以及经济和安全合作等一系列双边问题。
美元霸权“正走向不可避免的崩溃”
近几个月来,受沙特与伊朗这对昔日中东“劲敌”在中国斡旋下正式复交的带动,“和解潮”成为中东地区的主旋律。然而,在国际社会的一片掌声中,美国仍大唱反调,以致招来群嘲。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本周早些时候,美国负责近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芭芭拉•利夫在一次简报会上告诉国会参议员,伊朗与沙特的协议仅仅是一种“缓和”,“这不是和解,也不是关系完全正常化”,然而事实上,伊沙两国已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和解潮”反映的是中东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强烈愿望。而美国控制中东的“利器”之一,就是“石油美元”。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借中东局势动荡之机,将美元与石油捆绑,建立起“石油美元”体系。
多年来,美国频频滥用美元霸权,通过利率升降和单边制裁威胁世界经济、侵害他国利益,致使美元自身信誉丧失殆尽,并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进程。而中东石油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中权重的下降,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的加速发展。
△美国“华盛顿阿拉伯研究中心”网站:沙特与美国的关系建立在“石油换安全”的基础之上。但近年来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收缩让人质疑其维护海湾安全利益的意愿。尽管美国仍在中东销售武器、搞联合军演以及保持军事存在,但地区国家对美国的不信任已经根深蒂固。
有美媒发文指出,长期以来,美元一直是由债务和全球对美债及其脆弱货币体系的信任所支撑的。但时至今日,包括“石油美元”体系在内的美元霸权正在走向不可避免的崩溃。
文章称,沙特等众多国家早就考虑使用非美元货币进行石油贸易。沙特等国还有意加入金砖国家,认为这是“全球南方”国家联合起来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机会。如果沙特最终加入该组织,将是对美元的重大打击,标志着“石油美元”体系的终结。
△美国《中东箴言》半月刊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王坚
撰稿|王坚
编辑|李琳
监制|关娟娟
标签:
仓储物流“成渝圈”如何乘势而上? 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被惠及的显...
两件西周青铜簋时隔三千年成功配对 考古工作者介绍,这个铜簋的盖、身分别时隔40余年出土,纹饰...
“医保砍价”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晁星 “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购物成瘾”真的是一种病 刘艳 牛雅娟 本周日即将迎来“双十二”促销季,很多人又开始摩拳...
因迷恋山间风景,一男子在甘孜州稻城县海拔4000多米的无人区迷失方向,随后与同伴失联。12月的稻城...
嫌疑人DNA信息比中后,成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技术处DNA实验室民警白小刚一下坐在凳子上,恍惚迟疑间...
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新书发布 新华社南京12月7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电影《亲爱的》里面没有的结局,在我眼前“上映” 12月6日,在深圳市...
冥想?泡脚?不如听听助眠音乐 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成为最贴合都市人群的“睡眠画像”。随...
养老话题 老年教育面临缺口 “终身教育”潜力无限 【现实挑战】“新老年”群体愿意在培养兴...
孙海洋被拐14年儿子如何找到的? 警方侦办另一宗拐骗儿童案时发现线索,通过人像比对、DNA确认找...
北京天文馆、圆明园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12月6日,北京天文馆发布通知称,12月8日起试行对未成...
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 连续7年保持在1 3万亿斤以上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
斑块软的很危险 硬的就无碍? 血管里的“垃圾”分类 赶快学起来!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大幅降价 聚焦医保谈判背后脊髓性肌萎缩症家庭 医保目录公布那天 好多家长都...
抖音“窗花剪剪”遭抄袭 被判获赔20万元 法院认为“窗花剪剪”的这种表达方式理应受到《著作权...
公安机关近日侦破3起拐卖儿童案件 失散十几年 3组家庭终于团圆了 北京青年报记者12月6日从公...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
北京天文馆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北京天文馆对票价免费及优惠政策作出调整:1...
2021北京百个网红打卡地发布 本报讯(记者 李洋)2021北京网红打卡地推荐榜单昨晚正式发布。自然...